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共享出行”或成商用爆点

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自动驾驶汽车量产也正逐渐成为现实。虽然距离真正的无人驾驶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在共享出行等新业态的支撑下,自动驾驶汽车商用显然不再是梦。
谷歌是自动驾驶领域发展,其自动驾驶业务分拆后成立了waymo。waymo为了加快自动驾驶汽车商用,推进测试进程,此前曾在加州建造了一座“模拟城市”。近期,三星公司的自动驾驶测试团队也入驻了这个模拟城市,成为了waymo的邻居。
很显然,在各国科技公司、汽车制造商,甚至芯片公司、零部件公司纷纷入局自动驾驶领域的火热形势下,竞争必然会越来越激烈。因而,各大开发企业都相继加大投入力度,并积极展开路测,以图尽快完善各项技术,早日实现量产上市。
自动驾驶汽车量产成“共识”
2011年6月,美国内华达州正式通过了美国历*部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的法案,至此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开始加速,商用前景也日趋明朗。其后,自动驾驶发展浪潮开始席卷,引发群雄竞逐。
2017年以来,宣布自动驾驶汽车量产时间表仿佛成为了业内的“标准动作”,各大公司似乎是有共识一般,或者真实原因是唯恐落于人后?根据目前的信息综合来看,大多自动驾驶企业宣布的时间点都集中在2020~2025年之间,部分较为“激进”的如百度,则将量产时间提前到了2018年。
目前,我国正通过政策加持推动自动驾驶产业化发展,推动该领域核心竞争力提升。
2017年4月,*等三部委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发展规划》,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两大发展方向一,并明确到2025年,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2017年12月出台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同样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视为人工智能产业化重点,并被列入明确突破的8大智能产品之一。
当前,在技术支持、市场升温和政策落地的推动下,我国的自动驾驶领域正迎来的崛起机遇,量产形势也颇为乐观。
无人驾驶之路前途漫漫
自动驾驶的发展初衷,就是为了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性,解放车主的双手,也就是为了达到无人驾驶状态。近年来,虽然自动驾驶技术升级加快,在感知、识别等关键技术上进展显著,但是就目前来说,距离完全替代人类还比较遥远。
现在,已经上路的自动驾驶汽车基本上都处于l2、l3技术级别,也就是只实现了半自动驾驶,还局限于辅助驾驶层面。因此,自动驾驶汽车要想跨入无人驾驶这个门槛,必须在感知、决策、控制、执行等技术环节实现更进一步的突破,同时也需要5g网络、高精地图和自动驾驶芯片、传感器等软硬件技术与基础设施的支撑。
因而,解放双手显然并不容易。好消息是,以waymo为代表的部分自动驾驶企业已经开始测试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可谓“一只脚已经踏入了无人驾驶”,未来能否快速实现商用还有待观察。
“共享出行”或成商用主场景
在自动驾驶汽车量产计划纷纷出炉,上路测试一再提速的情况下,域内企业推动商用以实现盈利的趋势也越发凸显。在多年的高投入模式下,如果迟迟无法实现盈利,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显然也不是*之计。
特别是,技术的逐渐成熟、政策的加快落地,无不为自动驾驶商用提供了难得契机。而且,近两年来,自动驾驶产业生态也基本打造完成,产业化过程所需的一切元素几乎都已经到位。正因此,各大开发企业已经将目光看向了商业市场,并把出租车与卡车视为两大商用场景。
在共享经济席卷的形势下,出租车等传统出行业态已经逐步融入共享出行领域,而共享出行的互联网属性,显然也更有利于推进自动驾驶汽车的初步商用。为明显的信号是,作为大的打车企业之一,uber在自动驾驶发展上可谓不遗余力。就连waymo等其他“外行”企业,也都计划进军打车服务领域。
因此,当自动驾驶技术足够成熟,各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自动驾驶汽车或将借助共享出行业态,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流,来到我们身边。

天津网络医院健康小屋
移动排涝泵车自吸能力强、耐干转、流量范围大
【轴承】通过提升油封密封性,改善钢铁轧机驱动轴性能
SF6密度继电器校验仪主要功能及特点
操作步骤丨皮质醇ELISA试剂盒简单精准定量
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共享出行”或成商用爆点
班产2万块至20万块油炸方便面加工生产线设备在选型时注意的事项
德国buehler SM-6型流量计五个使用注意事项
输液器导管流量测试仪/品质可靠
简单说下多轴器的历史
hiraceramics研磨分散用氧化铝球产品特性分析
二氧化碳激光打标机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如何才能做好油缸防尘罩的防漏工作?
对流传热干燥设备 适用于那些方面
要环境,还是要发展?从环保角度看中国企业发展
河南驻马店西门子一级供应商
什么是管型母线?管型母线的设计和布局
行标《综合交通运行监测客运信息数据交换》发布
浆液循环泵积浆液处理是什么样的呢?
国家标准《智慧城市 智慧多功能杆系统 总体要求》通过专家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