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下半场是物联网,要想实现物物连接,就需要边缘计算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实现物与物之间传感、交互和控制,边缘计算简直就是物联网大门的“把关人”。
有没有觉得云计算这把火烧的正旺,何时边缘计算又燃起来了?没错,处在信息化时代,新技术出现和成长的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小编分分钟感觉都要被时代抛弃了,只想说科技圈生存不易呀!但是作为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公司千万不能后知后觉,要时刻关注科技巨头们的新动向,因为他们行业发展的风向。
先来聊一聊看似“边缘”的边缘计算,其实它和云计算有些相似,都是处理大数据的一种方式。不同的是,云计算需要把数据传到云端,然后再处理,而边缘计算不需要上传,直接在本地(设备端)实时收集有意义的数据并进行处理,这种方式不仅而且安全。那么如何区分什么时候用云计算?什么时候需要边缘计算呢?通俗来说,就是简单的信息边缘计算直接处理,复杂的信息则传输给云端,交给云计算。
这样看来,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就是互补的关系,为何它会异军突起,引得巨头们纷纷布局?
首先从时代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的下半场是物联网,要想实现物物连接,就需要边缘计算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实现物与物之间传感、交互和控制,边缘计算简直就是物联网大门的“把关人”呀。
其次,一旦物联网时代到来,智能设备的数量以及需要处理的数据量都呈爆发式增长,如果把这些数据直接上传到云端,这就要求云端提供大量的存储空间,并且很容易出现网络阻塞的情况。显然,这时云计算已不能完全满足万物互联的需要,需要的是大数据在采集时就在边缘服务器端进行一定的处理。
后,边缘计算少了数据传输这个环节,数据的安全性得到*的提高,另一方面,节省了数据传输的时间,现场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响应。
2016年11月30日在首届边缘计算产业峰会上,以华为、英特尔、*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为代表的公司和机构就专门成立了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短短一年两个月的时间该联盟就已拥有154家成员单位,足以见得市场敏锐的嗅觉。
以上种种可以看出,边缘计算已然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如此大好的前景,巨头们自然不会放过,当然是先下手为强,一起来看一下巨头们都采取了哪些行动。
1.英特尔——安防、车载、零售和工业“四管齐下”
目前,英特尔做物联网解决方案还是以x86架构通用处理器为核心的技术平台,但随着边缘计算所承载的业务、范围变得更丰富、多元化,单一处理器很难承载不同类型的计算工作负载或者业务类型。
英特尔中国区物联网事业部技术官张宇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边缘节点的计算可以变得更有效率,并不是单一设备有能力承载的,需要一个工作负载整合的概念,把不同的数据类型整合在一个计算平台上,然后由这个计算平台预处理很多数据,使这些数据变得更有价值。”
具体而言,英特尔目前分别在安防监控、车载交通、零售和工业这四个大的行业进行了一系列落地的探索。
在安防领域,英特尔结合了altera在fpga的产品线和movidius的产品线,与国内海康、大华这样的厂商合作,在前端摄像机这端比以往更容易承载更复杂的数据分析;在车载领域,英特尔把原先在车内的一些分立式的功能模块,组合在通用计算平台上,这个计算平台现在使用的是apollo lake soc,在认证上面除了提供底层的部件和操作系统包括linux和安卓的支持,也提供一些虚拟化技术。在零售领域已经开发出了早期原型的一套软件平台,用于无人店管理的环境中;在工业领域,英特尔目前已经预先做了一个更有计算能力的网关平台,使这个网关平台将来可以适用于更复杂的工业自动化的场景。
2. 施耐德电气——开放imdc云平台,打造边缘计算生态
2017年11月施耐德电气推出一款新的产品——智能微型数据中心解决方案(intelligent micro data center,以下简称imdc)。据施耐德电气it业务部产品经理王诚介绍,imdc可应用于新建以及部分改造机房,可提供快速部署,是施耐德电器为支持边缘计算领域提供的全新智能解决方案。
面向边缘计算的imdc是施耐德电气新市场战略的一部分。王诚表示,随着云计算和边缘计算迅速发展,施耐德电气敏锐把握这一市场趋势,并进行相应的业务布局,即提供从设备端到中间层以及云端的完整的解决方案,这在业内是*,而且imdc云平台会开放给合作伙伴一起来打造边缘计算的生态。
3. arm——推出针对边缘运算的mbed edge
英国arm公司是的半导体知识产权 (ip) 提供商,2017年11月arm推出针对物联网安全的psa架构和针对边缘运算的mbed edge,稳固与强化物联网市场基础建设与推动力道。
mbed edge,主要是透过物联网闸道器让使用者能将mbed cloud装置管理功能进一步拓展,包括对装置进行导入(onboard)、控制及管理等领域。
mbed edg同时也有三大优势:为通讯协定转译(protocol translation),可将非ip协定的联网装置(如lora、modbus)转译成ip based,共同在mbed cloud进行管理;第二为闸道器管理,提高iot闸道器的复原能力、降低停机时间,并新增强化如发送警报通知、程序、资源、诊断及介面管理;第三为边缘运算,使用者可依需求将复杂程度不同的运算资源或演算规则置于闸道器中,且即使与云端断线后仍能独立运作。
4.华为——面向中欧做边缘计算开发测试云
在2017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网络研发部总裁,边缘计算联盟副理事长刘少伟表示,边缘计算火热背后的价值在于架起it和ot的桥梁。
刘少伟在演讲中说“过去的it技术所带来的是一个虚拟世界,而传统的ot厂商所涉及的ot领域是个物理世界。物理世界受限于位置、距离、供电、体积、空间等非常多的限制,如果希望变得智能化,向数字化转型,就需要把虚拟世界的技术拿过来。而边缘计算就是其中重要的节点和桥梁,连通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的沟壑。”
据刘少伟介绍,华为目前正在做面向中国和欧洲的tsn工业现场网络测试床,以及边缘计算开发测试云,并在工业无线、数据集成、sdn、安全等关键领域展开技术布局,将持续地投入技术研究。
5.中兴——已拥有完整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则在边缘计算的设备层领域进行了布局,据了解,中兴通讯已拥有完整的mec(边缘计算)解决方案,以及包括虚拟化技术、容器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分流技术、cdn下沉等核心技术。相关解决方案覆盖业务本地化、本地缓存、车联网、物联网等六大场景,满足etsi标准定义的mec host架构,并根据实际应用落地需求,综合考虑mec管理系统、mec集中控制系统等方案定制。
中兴通讯产品规划总工储林波介绍说,边缘计算可以创造新的价值链和生态系统,使得整个产业链的各个角色能够在加强的合作中受益。
6.中科创达——携手高通、亚马逊研发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2017年6月,作为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及平台技术提供商,中科创达发布了基于高通apq8016e平台(qualcomm? snapdragon? 410e),并集成了亚马逊aws greengrass以及aws lambda技术研发而成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旨在助力加速物联网设备产品化和应用的落地。
针对边缘计算发展需求趋势,中科创达携手合作伙伴高通和亚马逊为楼宇自动化,生产制造,零售监控和智能物流等急需边缘计算的重点行业带来完整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该方案集成了终端设备,网关和云服务,实现了物联网设备可以实时进行本地计算、消息收发、数据缓存和同步功能,显著降低了物联网应用程序的总拥有成本,同时大程度确保了物联网设备采集数据的安全。
中科创达cto邹鹏程认为“边缘计算应用广阔,机遇无限”。
7. 网宿科技——升级cdn节点为边缘计算节点
作为国内cdn的,网宿科技深知网络拥塞概率大的是高带宽的视频内容,例如视频点播、4k电视和视频流。为减轻现实和未来的网络拥塞,改善高带宽内容流传输,cdn服务提供商要将缓存内容在更接近用户的边缘计算网络系统进行交互,从而实现在多个服务器上复制内容并且基于接近性将内容快速部署给多个用户。
网宿正在构建一张庞大的智能计算网络,升级现有cdn节点为具备存储、计算、传输、安全功能的边缘计算节点,以满足万物互联时代的需求。
其中,网宿科技在视频直播领域展现的技术实力,有目共睹,比如,弹幕分发已经成功应用边缘计算技术,解决了视频直播网站在弹幕分发上的痛点。
8.研华——推出新一代iot边缘智能服务器eis
研华去年推出新一代iot边缘智能服务器(edge intelligence server,eis)可以说是物联网领域的一件利器,它能把不同工业协议收集起来的数据转换成mqtt协议传输到云端,然后再做一些数据分析或应用的处理。
研华iot嵌入式平台事业群总经理许杰弘先生介绍说,eis目前正是研华主打的产品,简单的说,研华iot边缘智能服务器(eis)=物联网网关+小型数据库+轻量计算与分析。內建wise-paas设备管理、集中安全管理、交互式多媒体内容编辑、scada(监控及数据采集)、hmi(人机界面)等软件,在满足不同应用需求之余,为传感器及其他设备提供全面的开发工具及符合标准协议(modbus/opc/ mqtt) 的sdks。
此外,研华iot边缘智能服务器,搭载预配置的azure服务,帮助客户将当前解决方案移动至云端,提升操作效率及业务转型。帮助构建和启动物联网创新应用,提供易于集成的解决方案以加速物联网的实现。
9.恩智浦半导体——展示layerscape ls1043/46边缘计算平台
恩智浦半导体与物联网 (iot) 行业伙伴google cloud、amazon web services (aws)、accenture、au-zone和clearblade合作,在2018年1月9日至12日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消费电子展 (ces) 上展示了边缘计算的前沿发展及该技术在应用领域的强大潜能。
恩智浦展示的边缘节点计算的各种使用场景,都基于业界广泛的物联网处理产品组合,从超低功耗微控制器到跨界处理器,再到高性能i.mx8应用处理器。恩智浦layerscape ls1043/46边缘计算平台支持google cloud iot、aws-iot platform或azure iot等云框架与边缘节点、传感器和设备的无缝连接。在展会上恩智浦演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面部识别技术、强健的远程设备管理、面向云端的安全设备配置,以及其他与clearblade软件物联网边缘平台集成的边缘处理能力。
未来,其边缘计算解决方案将轻松应用于各种使用场景,包括工业4.0、智能家居和智能零售应用,实现成本优化的低功耗系统。
10. marvell和pixeom——联合发布基于容器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在2018年消费电子展(ces)上,marvell和pixeom团队展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但价格经济的边缘计算系统,该系统结合了marvell macchiatobin社区开发板(community board)与pixeom公司的技术,扩展了google cloud platform服务在网络边缘的功能。marvell macchiatobin社区开发板运行了pixeom edge platform(边缘平台)软件,能够通过在macchiatobin上编排和运行基于容器(container-based)docker的微服务(micro-services)来扩展云功能。
采用marvell公司的macchiatobin硬件作为基础,pixeom展示了其基于容器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能够在网络边缘提供视频分析功能。这种独特的硬件和软件结合提供了一种高度优化和直接的方式,使更多的处理和存储资源处于网络边缘。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延迟。
总结
据idc发布的相关预测,到2018年,50%的物联网网络将面临网络带宽的限制,4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与储存,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50%,未来边缘计算将与云计算平分秋色。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虽然边缘计算是前景大好,巨头们也发布了一些相关解决方案,但是边缘计算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和生态,不是一家公司能够提供上下游所有环节所需的计算,其中还有很多技术方面以及商业问题没有完*。
(原标题:边缘计算是概念炒作?巨头早已技术落地)
恒奥德直流接地故障测试仪清洁维护及注意事项
温度的变化对于板式换热器的使用效果影响详解
植物总RNA快速提取试剂盒的使用说明
关于德国magnet-schultz比例阀的常见问题解答
G+F流量计*
互联网下半场拉开帷幕 边缘计算成“把关人”
电子垃圾提金树脂的性能分类与树脂再生
美国ASCO电磁阀应用及技术指标
2mm四氟板耐温能达到100度
自动拉板厢式压滤机来了解一下
SKF斯凯弗轴承6006-2Z/VA208型号说明
饮料灌装机的维护及保养
停用闲置制药设备回收提取罐浓缩蒸发器
高速均质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喷雾干燥:一种高效的干燥方式
红外光谱仪如何保养
气压钻孔动力头简介
德国lach diamant砂轮BZ-MA 13 D46/CX5介绍
铜仁好的防火包带生产厂家
特级胎牛血清主要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