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又一批环保企业展开校企合作 产学研用一体开辟“战略捷径”

2022年2月26日,两大科研平台落户宜兴万石,瞄准双碳时代核心前端技术的研发,以及太湖水污染治理,又是一次校企强强联合的典范。北京大学和江苏金山环保集团成立的新型碳源联合实验室,更是直切“双碳”战略目标下的需求,专注生物质碳源和碳源自动化精准投加装置的研发、产品化的应用推广及迭代升级。
自环保需求高涨以来,校企合作成为加速技术攻关,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培育环保人才队伍,充分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的“战略捷径”。
如启迪清洁能源集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学院等举行交流座谈会,就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的产学研成果转化,打造“政府+高校+企业”的合作模式;再如吉林师范大学,已经与200多家环保企业、政府环保机构、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等签署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工作组。
以及,武汉天源环保与河南工程学院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从“分散式校招”到“批量性输送”,实现了巨大跨越;首创集团与北京建筑大学共建协同创新研究院和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龙安泰环保与齐鲁工业大学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光谷环保与湖北大学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也成就了节能环保领域越来越先进的技术体系,越来越成熟的产业链。不少地方还会积极促成“校企联姻”,为多方了解和交流搭建对接平台。
上述的宜兴就很典型,刚刚落户的两大科研平台在万石镇,近年来大力实施人才强镇战略,促成了不少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了一批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目前,万石镇已经集结了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工程技术中心。
陕西,去年下旬,省教育厅联合省国资委开展了秦创原陕西环保集团技术需求专场对接活动,直接促成了陕西环保集团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10个科研团队的深度交流。
这也是国家层面希望看到,并且鼓励的发展模式。
今年四部门下发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明确表示,要引导骨干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联合技术攻关;《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也强调,要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产学研用一体化”,早已成为环保行业与各大院校、科研所链接的纽带,充分利用双方在技术创新、学术研究、人才培育、实践应用、市场开拓等各方面所存在的优势,提高核心技术“走出实验室”的效率,夯实核心竞争力。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成为新时代对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的新要求”,e20曾如此解读市场。融会贯通的过程需要磨合,融会贯通的未来是发展,让科技的第一生产力,成为环保市场加速腾飞的解码器,是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带来的双赢逻辑。

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正式公布 新内容引发关注
气动球阀安装注意事项解析
识别注水肉 一看二按三割
正确运用激光干涉仪 提高数控机床定位精度
L98-SADP-R肖氏露点仪(探头)-80℃- -20℃技术资料
一批又一批环保企业展开校企合作 产学研用一体开辟“战略捷径”
90080传感器93060用于保护主机日本横河YOKOGAWA选件
防爆空气采样器流量重复性恒流方式
四轴立式加工中心四轴转台与尾座同轴度的调整
薄膜蒸发器的合理使用
光端机原理及分类
应用与技术支持
塑料瓶壁厚底厚测量仪-自动化操作
MLI30转速监测仪表
K417铸造高温合金的性能特点
加工中刀具的加工工艺情况
了解SMC电磁阀和电动阀的区别
印刷厂仓库空气除湿干燥机
不同类型树脂玻璃鳞片胶泥性能差异
DN-B智能白度仪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