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联合*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天文台、中科院空间科学中心等,以及奥地利*anton zeilinger研究组,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实现距离达7600公里的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并利用共享密钥实现加密数据传输和视频通信。该成果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为未来构建化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1月19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基于卫星平台的量子通信是构建覆盖量子通信网络为可行的手段。2011年底,*与奥地利*在北京签署“洲际量子通信”合作协议,计划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在中国和奥地利之间实现洲际量子密钥分发。此后,中奥联合团队在奥方地面站的技术指标、接口要求、方案设计、光学测试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2016年4月到5月,中方团队携带卫星有效载荷模拟器赴奥地利格拉茨地面站,进行联调联试工作,为实验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墨子号”量子卫星完成既定科学目标后,中奥联合团队随即开展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实验中,“墨子号”分别与河北兴隆、奥地利格拉茨地面站进行星地量子密钥分发,通过指令控制卫星作为中继,建立兴隆地面站与格拉茨地面站之间的共享密钥,实验中获取共享密钥量约800kbits。基于共享密钥,采用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中奥联合团队在北京到维也纳之间演示图片加密传输。结合加密标准aes-128协议,每秒更新一次种子密钥,中奥联合团队建立了一套北京到维也纳的加密视频通信系统,并利用该系统成功举行了75分钟的*和奥地利*洲际量子保密视频会议。“墨子号”卫星与不同和地区的地面站之间实现成功对接,表明了通过“墨子号”卫星与范围任意地点进行量子通信的可行性与普适性,并为形成卫星量子通信技术标准奠定了基础。
审稿人称赞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实验是“重大技术成果”,“任何不用卫星的方法(如正在发展的量子中继器)可能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接近这个实验的结果”。该成果被选为《物理评论快报》编辑*,并被美国物理学会下属《物理》杂志以“焦点故事”进行报道。此外,美国物理学会专门为该成果向*新闻媒体发布了题为《“墨子号”量子卫星使洲际量子通信成为现实》的新闻稿。
研究工作得到了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支持。
编辑点评
该成果标志着“墨子号”已具备实现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为未来构建化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基础。表明了通过“墨子号”卫星与范围任意地点进行量子通信的可行性与普适性,并为形成卫星量子通信技术标准奠定了基础。
(原标题:“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中频感应炉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途径
礼县生物质颗粒大卡机-生物质颗粒热值测定仪
摇床有哪几种?如何选择合适的摇床?
产线自动贴标方案
影响高温电磁流量计响应速度的常见因素及处理结果分析
“墨子号”量子卫星实现7600公里洲际量子密钥分发
便携式玉米株高测量仪测量高度
活性炭从水中除去结晶紫
耐磨潜水渣浆泵能提高深水环境下工程的效率
PD20G-10A-Z-N电机综合保护器
表面张力实验仪液膜厚度、高度测量装置
医药中间体的固液分离
关于印发《淮南市“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
美国GRANZOW电磁阀H2U29-00Y主要特点
回路接触电阻测试仪的特征
新型B1级保冷板2019走向市场全国供应
通用变频器的选型和控制原理设计
东莞领升镜面抛光机带您了解,在日常生产中使用不锈钢电解抛光液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何选择合适的冷热冲击试验箱
基于PMAC的矩阵键盘在数控机床控制面板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