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常委会第五次会议31日在北京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这是我国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防治土壤污染,法律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目录
章 总则
第二章 规划、标准、普查和监测
第三章 预防和保护
第四章 风险管控和修复
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农用地
第三节 建设用地
第五章 保障和监督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章 总则
条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公众健康,推动土壤资源永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土壤污染防治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土壤污染,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第三条 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土壤、防止土壤污染的义务。
土地使用权人从事土地开发利用活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土壤污染,对所造成的土壤污染依法承担责任。
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负责。
实行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土壤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内容。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
第七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八条 建立土壤环境信息共享机制。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卫生健康、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平台,实行数据动态更新和信息共享。
第九条 支持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等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鼓励土壤污染防治产业发展,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促进土壤污染防治科学技术进步。
支持土壤污染防治交流与合作。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增强公众土壤污染防治意识,引导公众依法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第二章 规划、标准、普查和监测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根据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土地用途、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和监测结果等,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十二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公众健康风险、生态风险和科学技术水平,并按照土地用途,制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建设。
省级人民政府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地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地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应当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是强制性标准。
支持对土壤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基准的研究。
第十三条 制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执行情况应当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标准适时修订。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在其网站上公布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供公众免费查阅、下载。
第十四条 *统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每十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
*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业、本行政区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第十五条 实行土壤环境监测制度。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制定土壤环境监测规范,会同*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卫生健康、林业草原等主管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土壤环境监测站(点)的设置。
第十六条 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下列农用地地块进行重点监测:
(一)产出的农产品污染物含量超标的;
(二)作为或者曾作为污水灌溉区的;
(三)用于或者曾用于规模化养殖,固体废物堆放、填埋的;
(四)曾作为工矿用地或者发生过重大、特大污染事故的;
(五)有毒有害物质生产、贮存、利用、处置设施周边的;
(六)*农业农村、林业草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 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下列建设用地地块进行重点监测:
(一)曾用于生产、使用、贮存、回收、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曾用于固体废物堆放、填埋的;
(三)曾发生过重大、特大污染事故的;
(四)*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甘肃白银起重机多极滑触线维修改造多少钱
超速开关结构及组成
YT030s土工布有效孔径测定仪(湿筛法) 产品介绍
要不要时常清理数控雕铣机
光纤激光切割机操作注意事项
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IMO继电器 ERPIN-LP-N-CS-5VDC
宝德TVB3G隔膜阀实际应用工况
对于回转窑设备中预热器旋风筒的性能介绍
环保基建打开下沉市场,县城赢得先机
你还在为清洗瓶子而烦恼吗?看这里!
什么塑料材料不易与超声波焊接
特斯拉计原理概述
小型空气质量监测街道站 微型环境质量监测系统
CITREX H5/H4/H3系列移动式分析仪
GB/T258汽油、煤油、柴油酸度测定试验步骤
什么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日处理200吨医院污水处理设备
EG6B41J常闭式英标气动衬胶隔膜阀之产品工作原理
多袋式过滤器是环保时代的污水处理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