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ger测序技术的发展史

dna测序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它的出现*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成熟的dna测序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1977年maxam和gilbert报道了通过化学降解测定dna序列的方法。同一时期,sanger发明了双脱氧链终止法。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荧光自动测序技术将dna测序带入自动化测序的时代。这些技术统称为*代dna测序技术。
*代测序技术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如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主要基于*代dna测序技术。目前基于荧光标记和sanger的双脱氧链终止法原理的荧光自动测序仪仍被广泛地应用。
sanger法因操作简便,得到广泛的应用。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多种dna测序技术,其中极为重要的是荧光自动测序技术。
荧光自动测序技术基于sanger原理,用荧光标记代替同位素标记,并用成像系统自动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dna测序的速度和准确性。早在1985年,smith等采用激光激发标记的荧光,并用ccd检测,比常规电泳测序速度提高9倍,测序速度达到8000bp/h以上。
20世纪80年代初jorgenson和lukacs提出了毛细管电泳技术(capillaryelectrophoresis)。1992年美国的mathies实验室首先提出阵列毛细管电泳(capillaryarrayelectrophoresis)新方法,并采用激光聚焦荧光扫描检测装置,25只毛细管并列电泳,每只毛细管在15h内可读出350bp,dna序列分析效率可达6000bp/h。1995年woolley研究组用该技术进行测序研究,使用四色荧光标记法,每个毛细管长35cm,在9min内可读取150个碱基,准确率约97%。
目前,应用广泛的应用生物系统公司(appliedbiosystems,abi)3730系列自动测序仪即是基于毛细管电泳和荧光标记技术的dna测序仪。如abi3730xl测序仪拥有96道毛细管,4种双脱氧核苷酸的碱基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标记,在通过毛细管时不同长度的dna片段上的4种荧光基团被激光激发,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被ccd检测系统识别,并直接翻译成dna序列。
sanger测序是dna测序技术的金标准,曾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发挥了关键推动作用,并且现在仍被用来获得高度准确且可信赖的测序数据。

滕州北方机床提供摇臂钻常识
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法方案
Honeywell MiniMAX X4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参数
HYM-GX02植物根系分析系统技术参数
超声波物位计的不同划分及类别
Sanger测序技术的发展史
非洲猪瘟环境检测设备-一款自动显示结果的猪瘟检测仪
日本相马光学soma饲料成分分析仪S-7120
油膜轴承的工作原理介绍
生化培养箱产品特点概述
盘点立式加工中心加工精度超差原因及应对方法
离子板式电极法除臭设备
电镀废水处理设备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氩气对直读光谱仪的检测有多大的影响呢?
工业吸尘器和家用吸尘器的不同点
餐饮业油烟在线监测仪技术方案
硬密封电动蝶阀的产品特性及工作原理
GB12234.89法兰和对焊连接钢制闸阀
ST571-100A电动机保护器
重质油实验反应设备中常见的产物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