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dna-蛋白质互作技术谁最火?就不得不提cut&tag技术了!cut&tag技术自2019年问世以来,不断突破创新,从最初只能做组蛋白修饰,到现在越来越多转录因子见刊,甚至各种r-loop、g4结构的研究也被大量报道。更不要说单细胞技术爆火的现在,sccut&tag技术中,各种动物、细胞以及植物的文章见刊,并且cut&tag技术还衍生出了多靶标cut&tag,实现一个细胞,多个靶标的研究。
cut&tag技术发展历程2019年4月发表2020年大量组蛋白修饰、少量转录因子研究见刊2021年大量转录因子研究见刊
2021年1月 sccut&tag在动物应用方向研究见刊
2021年12月sccut&tag在植物应用研究见刊2022年3月 sccut&tag +scrna-seq单细胞多组学联合应用见刊2022年3月 cut&tag2for1技术推出2022年12月nano-cut&tag推出
更多应用持续更新……
最近经常听到单细胞chip技术,小翌立马查阅资料去一探究竟,结果发现还是换汤不换药,这个单细胞chip技术不就是咱们sccut&tag么?
为了帮助大家提升cut&tag实验技能,小翌整理了之前的一些cut&tag知识,同时将cut&tag实验的甲醛交联方案和cut&tag-qpcr方案一起汇总,希望大家进一步提升cut&tag技能,后续如果也想尝试单细胞chip,或者是已经在做单细胞chip,咱们也能更得心应手。
cut&tag甲醛交联方案
1.对于细胞样本,将甲醛溶液加入细胞培养皿中,使甲醛终浓度为0.1%,室温条件下,摇床上交联2-5 min(若是目的蛋白表达水平过低可以适当延长交联时间到10 min) ,交联结束后,立即加入甘氨酸到培养皿中(终浓度0.1 m),摇床继续摇15 min以终止交联,然后进行后续的细胞捕获(对于部分弱结合的转录因子,可将甲醛调为0.2%);2.对于组织样本,将组织用剪刀剪成小块后加预冷的pbs(含1%bsa),加入甲醛溶液使甲醛终浓度为0.1%,室温摇床上摇2-5 min(若是目的蛋白表达水平过低可以适当延长交联时间到10 min) ,交联结束后,立即加入甘氨酸到培养皿中(终浓度0.1 m),摇床继续摇15 min以终止交联,之后,用组织匀浆器匀浆,将组织匀浆后的溶液过细胞筛以获取细胞悬液,然后进行后续的细胞捕获(对于部分弱结合的转录因子,可将甲醛调为0.2%)。【注】
a:在cut&tag实验开始前,我们需要确定实验方案。随着cut&tag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有些目标蛋白质在研究时,轻微甲醛交联效果更好。之后,更多的研究表明,使用cut&tag技术研究不同蛋白时,所需的实验条件也不一样。做组蛋白修饰、强结合的转录因子(如ctcf、rna polll等)无需甲醛交联。而一些弱结合的转录因子或转录辅因子则需要甲醛交联,并且甲醛交联的强度也不一样。常规的轻微甲醛交联条件为0.1%甲醛室温交联2 min,之后用0.1 m甘氨酸终止交联。
b:若在实验时,有添加甲醛进行轻微交联,那么后续加终止buffer后,步骤稍微有调整哦!甲醛交联后,蛋白酶k消化步骤调整为:向每个样品中加入2 μl 15× terminate solution、1 μl dna spike-in mix和1 μl 30× proteinase k(此时磁珠会板结)(若样品较多,可一起提前配制)。全速涡旋样品约10 sec,混匀后瞬离,将样品置于pcr仪,55 ºc消化2 h (热盖不低于70 ºc)或者37 ºc过夜。
cut&tag-qpcr方案
目前做cut&tag-qpcr时,有两种,一种是蛋白酶k消化和gdna提取后直接qpcr实验,一种是完成建库后进行qpcr。这两种方式都有文献可参考。目前翌圣更推荐完成建库后进行qpcr实验。
qpcr 定量检测
qpcr试剂以翌圣的hieff unicon® universal blue qpcr sybr green master mix(cat#11184)为例。
反应体系(推荐冰上配制)
【注】使用前务必充分混匀,避免剧烈震荡产生过多气泡。a)引物浓度:通常引物终浓度为0.2 μm,也可以根据情况在0.1-1.0 μm之间进行调整。b)模板浓度:如模板类型为未稀释cdna原液,使用体积不应超过qpcr反应总体积的1/10。c)模板稀释:cdna原液建议5-10倍稀释,最佳模板加入量以扩增得到的ct值在20-30个循环为好。d)反应体系:推荐使用20 μl或50 μl,以保证目的基因扩增的有效性和重复性。e)体系配制:请于超净工作台内配制,并使用无核酸酶残留的枪头、反应管;推荐使用带滤芯的枪头。避免交叉污染。
反应程序
【注】
快速程序适用于绝大多数基因,个别复杂二级结构基因可尝试标准程序。
a)退火温度和时间:请根据引物和目的基因的长度进行调整。
b)荧光信号采集(★):请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实验程序设置,几种常见仪器的时间设定如下:
20 sec:applied biosystems 7700, 7900ht, 7500 fast
31 sec:applied biosystems 7300
32 sec:applied biosystems 7500
c)熔解曲线: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仪器默认程序。
结果分析
定量实验至少需要三个生物学重复。反应结束后需要确认扩增曲线及熔解曲线。1) 扩增曲线:标准扩增曲线为s型。ct值落在20-30之间时,定量分析最准确;ct值小于10时,需要将稀释模板后,重新进行实验;ct值介于30-35之间时,需要提高模板浓度,或者增大反应体系的体积,以提高扩增效率,保证结果分析的准确性;ct值大于35时,检测结果无法定量分析基因的表达量,但可用于定性分析。2) 熔解曲线:熔解曲线单峰,表明反应特异性好可以进行定量结果分析;若熔解曲线出现双峰或者多峰,则不能进行定量分析。熔解曲线出现双峰,需要通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判断非目标峰是引物二聚体还是非特异性扩增。如果是引物二聚体,建议降低引物浓度,或者重新设计扩增效率高的引物。如果是非特异性扩增,请提高退火温度,或者重新设计更高特异性的引物。
图:spike in normalization前,同一基因在不同投入量细胞结果中,基因的富集倍率差异较大,qevx1和hox在100w和10w投入量中,基因不富集,在1w cell投入中,基因富集。
图:使用试剂盒中的spike in 2进行normalization处理,同一基因在不同投入量细胞结果中,基因的高集倍率差异不大。
图:使用试剂盒中的spikein 3进行normalization处理,同一基因在不同投入量细胞结果中,基因的富集倍率差异不大。
cut&tag技术帖列表:1、plant cell | cut&tag联合rna-seq测序,解析大豆根瘤衰老的调控机制
2、multi-cut&tag技术原理解析
3、跟着宝典走,三天成高手!《cut&tag进阶手册》到货了
4、cut&tag还是chip-seq?
5、cut&tag实验中,protein a/g的巧妙选择
6、cut&tag实验spike in的优势早知道
7、表观专题:你的cut&tag加spike in了吗?
8、解锁新技术,玩转表观研究-cut&tag
9、实力!新升级cut&tag技术获批!
10、cut&tag测评 | 蓄势已发的技术风潮
11、干货分享 | 助力蛋白质-dna互作研究,从chip-seq到cut&tag的进阶之路
12、授权!cut&tag 2 for 1照进现实,multi-cut&tag试剂盒
镉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原理
HYA53 10x2x0.6铠装通信电缆
有机硅微球粒径对PC 光扩散板性能的影响
实验台厂家:新手采购实验台需要注意什么
屏蔽端子概论及优点
提升CUT&Tag技能,就不怕卷单细胞ChIP技术了
细胞培养实验室如何构建无菌操作环境
实验室如何正确挑选实验光学平台
扬尘检测仪如何监测和控制建筑工地扬尘?
干燥空气发生器的适用及操作规程
蛋糕注浆机的特点是什么
减震好的垫脚 冲切机橡胶避震器 选锦德莱
表面体积电阻率直接测试仪参数介绍
的发射率是什么意思
检定机构力学计量仪器检定技巧
高低温试验箱的使用条件有哪些
锅炉蒸汽流量计的特点都有哪些?它的原理是什么?
恒品电子压缩试验仪 纸板压缩强度测试仪
分体式试验变压器携带方便,价格实惠
长输供热管道绝缘支架制作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