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 2587-2016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监测站点建设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on station construction for monitoring air negative oxygen ion concentration
2016-1-18发布2016-6-1实施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起草。
本标准由*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草单位:*调查规划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桂林、廖成章、唐小平、崔北祥、侯盟、崔雪晴、卓凌、马尚宇。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监测站点建设技术规范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监测场网点布局、设置与选址方法,监测设备性能指标要求,以及监测系统建设技术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固定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建设。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观测技规范(报批稿)
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监测场monitoring field
用于安置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监测设备,开展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的室外固定场所。
3.2监测系统monitoring system
指由安装于监测场的空气负(氧)离子监测设备、室内服务器和计算机、监测业务操作软件以及数据传输通信网络等构成的一个系统。
3.3监测体系monitoring hierarchy
指由*生态监测评估中心、省级监测中心、地级监测站、县级监测点以及监测场网点等组成的一个体系,包括监测机构、技术队伍和监测场地等。
监测网点设置4.1监测网点布局
a).将城市按行政级别划分为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和县级城市3个类型,监测网点布局如下:
1)省会城市
每个城市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沿城区→近郊→远郊→其它(特指森林或湿地的区域)各设置1个监测场,共16个监测场。
2)地级城市
每个城市沿着城区→近郊→远郊→其它(特指森林或湿地的区域)各设置1个监测场,共4个监测场。
3)县级城市
每个城市沿城区→其它(特指森林或湿地的区域)各设置1个监测场,共2个监测场。
4)布局优先顺序
当县级城市、地级城市、省会城市之间的网点布局有重叠时,仅保留其中一种网点布局形式,布局优先顺序为县级城市→地级城市→省会城市,避免重复布局。
5)监测场数量调配
当省会城市在某方向近郊、远郊或其它(特指森林或湿地的区域)的类型不存在时,减少的监测场数量调配到另一方向相应区域,并均匀加密布设。
当近郊、远郊或其它(特指森林或湿地的区域)的类型不存在时,减少的监测场数量调配到城区,在城区均匀加密布设。
b).在每个监测场安装1套固定监测设备,开展数据采集。
c).以上监测网点布局为投资形式的基本布局。鼓励当地政府、企事业团体自筹资金,按照本标准方法加密当地监测网点布局和建设监测场,纳入全国监测网络体系中。
4.2监测场设置原则
a).总体原则
1)符合和地方法律法规政策等相关规定。
2)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状况具有一定指示意义的典型区域,分别能反映城区、近郊、远郊、森林或湿地区域的人类活动和生态状况的相应特点。
3)具有民用电源、移动手机信号强、交通便利、施工安全、维护容易的地方。
4)水淹、山体滑波、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不易发生的地方。
5)避开空气负(氧)离子产生源的异常地方,如喷泉、瀑布以及人工负离子发生装置等。
6)避开空气负(氧)离子干扰源的异常地方,如信号发射塔、空调室外机、高压电线等,以及山地哑口、风口等。
7)避开交通、工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等产生污染源的地方。
b).具体原则
1)城区、近郊和远郊监测场
①城区监测场,布设在城市建成区居民生活且相对安静的典型区域。
②近郊监测场,布设在乡镇建成区居民生活且相对安静的典型区域。
③远郊监测场,布设在行政村居民生活且相对安静的典型区域。
④监测场应具有树木遮荫,避免监测设备主机长时间暴露在太阳直射和高湿区域。
2)森林监测场
①森林监测场布设在或省级森林公园、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或国有林场的生态公益林内,林分典型,林分连续面积应大于8公顷。
②林分为当地优势乔木树种(西北地区可以当地优势灌木树种代替)组成,监测场内无大面积光斑或林窗,避免监测设备主机长时间暴露在太阳直射。
3)湿地监测场
①监测场布设在或省级湿地公园、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或主要类型典型湿地内,湿地面积不宜小于8公顷。
②监测场内应具有树木(植被)遮荫,避免监测设备主机长时间暴露在太阳直射和高湿区域。
4.3监测场选址条件
a).具有提供全天侯连续稳定的220伏民用电源和较强的移动手机信号。
b).四周270°范围内建筑物的遮挡角度不超过5°。
c).距离喷泉、瀑布和水流湍急的河(溪)流不少于100米。
d).距离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道不少于100米。
f).监测场为4米×4米的相对平整地方,场内不宜有树桩、灯杆、广告牌等。
4.4监测场选址确定
a).根据城市分布格局、当地森林或湿地资源分布图,按照上述选址原则、条件进行监测场选址。
b).由和省级监测技术人员以及当地相关人员等组成考察队伍。试点阶段,由*生态监测评估中心技术人员和试点城市相关人员组成考察队伍。
c).每个监测场要求3个及以上备选的监测场址,经外业考察后确定其中的1个场址,并形成书面考察选址意见。
4.5监测场迁移变更
a).迁移变更前提条件
1)或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工程项目,占用监测场或影响了监测结果。
2)不可预见的事件发生,如自然火灾,造成监测场不能使用。
3)人为破坏致原监测场不能使用。
b).新建监测场要求
变更后的新建监测场,参照本标准4.2-4.4条款要求重建。
c).申请及批复
1)由县级及以上的行政区的监测站、监测点(*)向监测中心提出书面申请,提交监测场迁移变更理由以及拟新建监测场考察选址意见等。
2)监测中心研究同意申请批复后,监测场方能迁移变更,在5个工作日恢复监测业务,并报*生态监测评估中心备案。
监测系统建设5.1监测场地建设
a).监测场地建设以不影响监测结果为原则。
b).修建通往监测场地的简易步道,以沙石土路为主,宽不超过1米。
c).清除场地内枯死(腐)木和挂在树上的枯死(腐)枝条;清理场地内杂灌、杂草等。
d).清理场地范围内乱石,*坑洞。
e).平整场地土地。
f).设备底座开土方60厘米长×60厘米宽×50厘米深。当土壤疏松时,底座地基应加深。
g).底座由水泥、细沙、碎石与安装预埋件(钢筋地笼)浇注形成。
h).电源线(或光缆线)应埋在地表以下深10厘米~30厘米的土中。
i).建设防护围栏,围栏边长4米×4米和高1.5米,并在显目位置挂“禁止攀爬”警示标志牌。
j).安装施工结束后,清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并进行地被物恢复和绿化。
5.2监测场地设备安装
监测设备组成及分类见附件a。
a).敷设电源线,并将电源(缆)线套在pvc管内,安装插座、接线板、空气开并等。
b).调试垫层与立杆的固定孔位置,安装立杆,将支架固定在立杆上。
c).安装集成的监测设备主机于支架上。
d).安装避雷装置和防漏电装置,主机机壳有地线接地。
e).安装无线传输设备(手机sim卡)。
f).其他具体安装操作见附录b。
5.3安装注意事项
a).底座(基座)应设置在监测场中心位置。
b).底座(基座)和立杆应牢固,避免风吹摇晃。立杆地面高2米,保持竖直。
c).设备主机安装在立杆上应稳固,机箱四周应保持空气自由流通,进风口距地面高度为1.4米。
d).设备主机通过双路单相防漏电开关和防雷插座外接交流电源,在机壳外贴“有电危险”警示标志。
e).电源线与光缆线不宜走空中。光缆线路避免转弯过多,并留有一定的弧度,弯曲不宜呈直角。
f).施工安装过程中应尽量保护场地及其周围的植被。
5.4数据传输与管理系统硬件建设
a).*生态监测评估中心购置服务器,通过服务器接收、存储和备份全国各地监测场设备主机无线传输的数据。
b).*生态监测评估中心购置台式计算机,构建全国监测数据库和制作*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网页;在监测网页上设置监测中心、监测站和监测点用户访问权限,开通账户和密码,实现全国监测数据实时共享。
c).监测中心、监测站、监测点购置台式计算机,通过账户和密码,访问浏览监测网页,在其权限内下载监测数据。
5.5软件安装
a).采集软件在监测设备主机出厂前由厂家完成安装。
b).业务软件安装于*生态监测评估中心台式计算机上,用于监测数据库构建和管理、数据统计汇总,以及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网页运行管理等。
c).监测中心、监测站、监测点访问浏览监测网页,通过监测网页自带业务软件,实现原始数据及统计汇总后的数据的下载。
5.6监测系统调试
a).监测设备运行是否正常,设备主机进风口封堵后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值是否降到接近零等。
b).监测数据是否向服务器自动无线实时传输。
c).数据记录缺失是否能从设备主机内存卡中补回等。
d).服务器功能是否满足监测需要,是否接收监测场无线发射回来的数据等。
e).业务软件是否执行设置的功能命令,是否满足客户功能性需求。
f).调试过程中,应在监测场现地、服务器与计算机终端分别进行操作,及时发现问题。
5.7监测系统验收
a).调试正常后,根据设备采购合同,县级监测点填写设备验收单,填好保修卡,并与日后的系统维护工作衔接。
b).设备连续正常运行1个月后,*生态监测评估中心会同监测中心进行项目验收,内容包括监测场地建设与监测设备安装是否规范、监测网页与业务软件功能是否符合需求等。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监测系统设备a.1监测场设备主机
a).传感器
传感器也称采集桶或传感器筒。采用“电容式吸入法”原理检测浓度时,用于捕获空气负(氧)离子的设备。
b).采集器
由电信号放大器(电荷放大器)、微处理器、a/d电路和实时时钟电路、数据存储器、传感器接口、数据接口、监测电路和指示灯等组成。
c).通信接口
具有多种数据通信(无线gprs、cdma,有线光缆等)备用接口。以无线方式传输数据时,包括内置的手机sim卡。
d).其它设备
包括风扇、蓄电池、主机机壳(机箱)、自带的led显示屏(一体机)等。
通常,安装于监测场的设备主机将上述部件集成于一体。
a.2监测场其它设施设备
防护围栏、钢筋地笼、立杆、支架、避雷装置等组成。此外,还有插座、接线板、空气开并、电源线、(或光缆线)等。
a.3其它设备
完整的监测系统还有服务器、计算机、视频显示器等。除此,为了宣传展示,在人口集中的广场大厦外墙壁设置(悬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高清led显示屏。
附 录b
(资料性附录)
监测场设备安装步骤b.1 安装准备
监测场设备安装前,准备好安装材料,常用安装材料的清单如表b.1.1。
表b.1.1监测场设备安装材料清单
类别
安装材料及数量
类别
安装材料及数量
1.安装耗材
1.1水泥25千克/套设备
2.安装材料
2.7手机移动sim卡1张
1.2细沙75千克/套设备
3.施工工具
3.1镐头1~2把
1.3碎石75千克/套设备
3.2铁锹1~2把
1.4电源(缆)线(rvv 3×2.5毫米,防水、三相铜线)若干,光纤线(备选)
3.3铁铲1~2把
3.4柴()刀1~2把
1.5 pvc管若干
3.5水桶1~2个
1.6绝缘胶带若干
3.6带小钩细绳2米
1.7防水胶带若干
4.安装工具
4.1扳手1把
1.8橡胶皮垫若干
4.2偏口钳1把
1.9接线板和插座各1个
4.3尖嘴钳1把
1.10“有电危险”标志贴若干
4.4十字螺丝刀1把
1.11防护围栏,边长4米×4米,高1.5米
4.5一字螺丝刀1把
2.安装材料
2.1空气开并1个(16安)
4.6烙铁若干
2.2机箱1个
4.7锡丝若干
2.3离子主机设备1套
4.8万用表1个
2.4机箱安装组件1套
4.9水准仪1个
2.5支架立杆1根
4.10 m3套筒1副
2.6预埋件(钢筋地笼)1副
4.11 m4套筒1副
b.2设备基础施工
a).施工内容包括开挖基础土方、预埋管、垫层、安装预埋件(钢筋地笼)、浇筑混凝土、土石方回填、绿化等工作。
b).基础采用水泥结合钢筋地笼网架结构浇筑。浇筑基础的水泥采用标号32.5的水泥,细沙、碎石和水泥比例均为3:1,浇筑时应加预埋件,其尺寸为400毫米(长)×400毫米(宽)×450毫米(深)。
c).当监测场地土质较硬,基础深度可适当浅些。当场地土壤疏松时,可适当挖更深,然后垫上石块,以确保底座牢固。基础四周应用泥土夯实,基础上平面应约高于地面约5厘米,再用草皮覆盖。
d).预埋件(钢筋地笼)制作。预埋件用于固定立杆,浇筑于基础中间。采用4条长度约500毫米、直径14毫米的螺纹丝杆,用角钢将丝杆焊接成长方体网架结构(丝杆两两中心点之间水平间距200毫米),浇筑时要求丝杆上部露出基础上平面约50毫米。基础施工示意图见附图b.2.1。
e).基础浇筑时应预留穿电源线用pvc套管。
f).基础应确保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欧姆。
g).供电采用220伏民用电作为主电源,从附近民用电源处穿pvc管敷设一根电源线至立杆(2米高)上部开孔处,末端预留1米长度。
h).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原地被物,避免绿化植被受到破坏,基础施工完后,应进行绿化恢复。
i).基础应安装水平,表面平整,预埋件严格按尺寸制作,安装于基础的*,否则安装立杆时会配套不上,导致返工。
ushio牛尾 紫外线积分照度计“UIT-250”“Unimeter 系列”
佳木斯路桥抗裂纤维用途
催化燃烧装置针对挥发性废气的处理
Beckman_LE-80K超速离心机胶体化学研讨中起了巨大的效果
德森淋洗修复车为何成为土壤修复设备中的闪光点?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监测站点建设技术规范
防爆配电箱批发需要注意哪几点?
入选“国家队”!余杭成功列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网络型数控车床综合技能实训智能考核系统
酵母粉、酵母提取物、酵母浸粉和酵母浸膏的区别您知道吗?
洗砂泥浆脱水设备的工艺流程
液压折弯机安装的关键在于角度的调整
直流电电阻测试仪实际操作常见问题
关于电磁污水流量计的应用及优缺点
二手卷板机的优点和缺点
龙门铣床基本附件所发挥的作用
如何保养机床铸件卡盘的方法
通风橱对通风系统的要求
如何选购搅拌器?
解析FESTO减压阀安装原则有哪些